本文转自:周口日报
□田亚楠
“让孩子多读书”是一个被反复提及却始终热度不减的话题。对学生而言,这始终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。暑假来临,长达两个月的假期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的黄金时段,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绝佳契机。
当前青少年阅读现状不容乐观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,2024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.65本,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6.3分钟,阅读时长有待提升,纸质阅读习惯需要持续培养。当下手机等电子设备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,深度阅读能力正在逐渐弱化。暑假期间,这种状况往往更为严重:没有了学校的约束,不少学生沉迷游戏、短视频,将大把时间虚掷。
暑假恰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窗口期。首先,时间充裕是最大优势,平日学业繁重,学生很难抽出大块时间进行沉浸式阅读。而暑假没有课业压力,可以制定阅读计划。其次,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兴趣的培养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书目,不必拘泥于课程要求,更容易找到阅读乐趣。再者,家庭陪伴能显著提升阅读效果。家长可以利用假期与孩子共读,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,让阅读成为一种家庭文化。
当然,阅读质量的提升不在于数量的堆砌,一本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,胜过十本流行读物的泛泛而览。家长要做的,是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思考、提问和联结,让文字真正内化为精神养分。
暑假转瞬即逝,但良好的阅读习惯却能受益终身。家长应引导孩子珍惜这宝贵的时光,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当新学期的铃声响起时,那些在书香中沉淀的时光,终将转化为思想的深度与视野的广度,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、聪慧。②10
顶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